阿朗壹古道
據文獻記載
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
日軍為防美軍跳島戰術從牡丹灣登陸
自行炸毀附近部分古道路基
目前僅剩屏東縣旭海漁港經牡丹鼻
觀音鼻至台東縣界塔瓦溪約四公里海岸
因長期受軍事管制影響
成為台灣陸路交通較不發達的海岸地區之一
【台東。屏東】2018我的旅行從這裡開始。 全台僅存無公路經過的自然海岸~阿朗壹古道 (上)
http://ginaszutu.pixnet.net/blog/post/345658477
我們一行人在
樹林休息區休憩加午餐後
因為陸續有其他的團體
於是也開始收拾個人物品
繼續前進
一小段的泥土路後
我們再下切到海岸
因為在觀音鼻陡上的好漢坡
加上陸續微微的飄雨
決定收起相機
自此以後
就用手機拍攝
因為走得慢
再加上邊拍照邊看風景
還得注意腳下不完整的礫石
所幸殿後的我
身後還有一位解說員押隊
不過走到這處~軍艦岩時
他便一溜煙的前進到海岸邊
因為有些漲潮
大伙在他的口令下
快速的移動
免得潮水一打上來
褲管就得溼透了
好勇敢的遊客
站上岩石
雖然畫面看似好看
還是得留意極速的風…
有著虎背熊腰身形的解說員
卻相當盡責
有時會商請他幫忙拍照
有時還會邊走邊聊著
例如: 他還讓我仔細地聽
當潮起潮落時
跟著移動的石子
原來也是有著流暢的滾動聲響…
腳下的石頭雖然渾圓
但大小不一
很容易不留心踩空
另一位解說員
不知何時
已然越過溪水到大岩石上
遊人千萬別跟著
畢竟解說員每天要往來
會比我們更加了解地形…
沿岸除了許多石頭外
還有跟著潮水打上岸的枯木
這張照片是
我和解說員分別站在枯木的兩端
解說員的傑作
讓人比較遺憾的是
沿岸還有許多從各國飄流而來的垃圾
讓這塊土地蒙上了不美麗的風景…
阿朗壹古道
(原名為 琅嶠-卑南古道)
是清朝期間屬於琅嶠卑南古道的其中一段
是昔日原住民打獵
學者探險紀錄的路線
更是先民拓荒的舊道
當我們走在一路的古道上
聽著解說員的解說
再想像昔日原民
為了生計
需在這羊腸小徑
或是涉海水而過…..
想著~~都是驚險萬分的景象
和我們帶著遊賞的心情
真是截然不同
終於在走走停停下
我們來到了古道的另一端
屏東牡丹鄉旭海出口
這段路程約莫7.2公里
回頭再望一眼
下次~不知何時會再來
有一種…離情依依的感覺…
出口端
有一間
旭海漁港安檢所
沿著道路
看到了~旭海草原生態走道
不確定這個區塊有多大
不過~這天沒有時間再去繞繞
而一旁則是軍事管制區的指標
遊客止步區
屏東縣政府
還在這裡設置了
完成阿朗壹古道健走的證明
讓遊客可以合影
也為自己走了一段難得的步道做個記錄
這天雖是周六假日
牡丹鄉的村落遊人並不多
除了狗吠聲
好安靜…
在出口的不遠處
道路一旁
則有從台東縣南田鄉到屏東牡丹旭海
沿路我們雙腳一步一步走過的地形彩繪
旭海-觀音鼻自然保留區
為臺灣少數保存極佳高自然度海岸與河口地景
這裡有低海拔原始海岸林生態系極具代表
加上歧異度極高之陸蟹生態及
足以代表南部地區地質演化之地質景觀
這天, 天未亮就出發
回程時
暮色已起
一天往返
極度…熱血
美好的時刻
總是稍縱即逝
一段特殊的沿岸地質地貌行走
感念先民的的拓荒
讓我能更清楚認識
生長的這塊小而美的島嶼
一趟座車比走路還久的旅程
將近10公里的徒步
卻也帶回了滿滿難忘的回憶
2018我的旅行從這裡開始
期待相遇更多屬於這塊土地美麗的故事 ^.^
旅行時間: 107.01.06
#雙腳旅行教會我的事~
旅行的美好
是將行腳中的點滴, 帶回去珍藏
旅行地點: 台東縣達仁鄉南田村開始
止於屏東縣牡丹鄉旭海村
.
『旭海-觀音鼻自然保留區』開放路段調整公告
發佈日期:2017-09-08 發佈單位:林保科
一、「旭海觀音鼻自然保留區」觀音鼻段至南田段,即日起開放通行,請進入
二、另公告遊客總量管制人數調整如后:
團體遵從解說員之引導並提高警覺注意自身安全,敬請多加配合。
-
每星期一〜星期四:每日核准人數上限為235人(旭海社區保留名額80人)
-
每星期五 :每日核准人數上限為300人(旭海社區保留名額80人)。
-
每星期六〜星期日:每日核准人數上限為430人(旭海社區保留名額80人)。
-
※總量管制人數視區內環境情況酌情調整
申請進入阿朗壹古道健行者,需強制聘僱解說員才能進入
二十人以下團體需聘僱一位,以此類推,每日、每次要價新台幣三千元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