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東是一處讓人去多少次都不會厭倦的城市。
長達 176 公里的海岸線有藍的清澈的海景, 狹長的縱谷平原則有連綿的高山相伴
不論是海岸線或是縱谷端沿線都有不少可以遊賞的城鎮, 若是開車頗為便利。
台東行的第二天, 我們則安排先走縱谷線
天氣極好, 海邊風卻不小。
我們選擇性的停留:
台東濱海公園x加路蘭遊憩區x加母子灣x海角咖啡x金樽遊憩區x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
有些地方是舊遊, 有些則是初訪, 許是天氣晴朗, 每一處都逗留許久,
出發前我們僅預訂了第一晚及第三晚的住宿, 因不確定第二天的行程會走到哪
最終也因為流連每一站, 險些錯失了第二晚的住宿
第一晚的民宿並沒有提供早餐, 則是verita 找了一間 台東隱藏版早餐: 壹加壹蛋餅
傳統的 古早味粉漿蛋餅 ,很飽足口感也很好。
早餐後來到台東濱海公園, 園區內有人文主題步道、劇場、廣場、湧泉地景以及公共藝術,
走在步道上能觀賞到一望無際的太平洋海景
船型造景
遼闊的綠地草原
色彩鮮艷的海龜
鯨魚
公共空間公園佔地超寬廣
不論是澄淨的藍天或是有戲的白雲, 怎麼拍都好美。
加路蘭遊憩區: 原本為空軍建設志航基地時的廢棄土置放場所,
經東管處數次以生態工法整建後,新增停車場、觀景台及裝置藝術,
將廢棄區域整理成一個富有風情的遊憩區域與休息站
個人很喜歡 加路蘭 遊憩區, 一邊是無邊際的太平洋, 遠方還有起伏的群山
即使設置的地景與我上一回來幾乎沒有改變
旅行的同伴不一樣, 遊賞的心情就會營造出不一樣的氛圍。
風箏石: 則是一則關於阿美族人用風箏救人
立碑紀念的傳說故事
海景與晴朗的藍天相輝映。
加母子灣; 位於台11線東河鄉南端的一處迷你景點
除了欣賞 蔚藍海洋美景 , 也有 設置指示標誌、涼亭、桌椅、步道
很有趣的是, 沿途雖都是欣賞海景, 但每一處所拍打的浪花都不一樣。
相同的是海的淨藍, 潔淨的浪花白。
幸好我們必備了帽子眼鏡
才能抵擋這熱情的台東
椰林隨風吹送, 很有南國的夏日風
午餐,我們選擇了verita推薦的海角咖啡,
位在都蘭山下的海角咖啡
可遠眺無敵 療癒海景
以及後方的高聳的山脈
園區內的綠地草坪, 很適合放風箏 , 小朋友嬉戲, 不過我們約一點多來, 陽光正烈
餐點偏 西班牙料理 , 口感不錯, 許是濃烈的光線, 加上飽餐後
眼皮不聽使喚, 便小睡了片刻,
若是陽光稍退後的 露天座位 , 搭配藍天白雲 , 綠地及海洋
完全的悠閒愜意。
一望無際的海平線 是 金樽遊憩區
站上 眺望台 , 海景盡收
台灣好行的停駐站, 這裡也提供了洗手間, 很便利。
位於成功鎮都歷的東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, 是交通部管理整個花東海岸旅遊景點的大本營
提供了 旅遊服務、解說教育和文化保存等多重功能
東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背山面海,
北望可見成功鎮和三仙台,南眺可看見綠島,四周景觀絕佳
區內還有多處的造景藝術。
一路流連, 最後抵達: 成功鎮東北方的三仙台
時間過晚, 這回依舊沒法步上三仙台
查看了沿途的住宿, 終於敲定後, 才在長濱的小鎮上吃晚餐。
鳳奶客棧位於長光部落,是長濱鄉最大的一個阿美族聚落
除了有貨櫃屋形式的房型, 也有提供背包客棧房型
因為想要有私人的獨立空間, 我們這晚選擇貨櫃屋形式
面積是台灣第三大的台東, 大規模開發時間相對其它縣市較晚
因此保有較多的原住民文化 , 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僅有60人左右,
是臺灣本島人口最少的縣市, 放眼所及的遼闊
以農業為主的台東縣, 積極 發展觀光經濟 ,
欲將 台東打造成為一個慢活的旅遊城市
不管怎麼遊賞都眷戀。 ^.^
旅行時間: 113.11.17
✍部落格 閱讀延伸(請點連結)